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
工作报表
实验室名称: |
内蒙古自治区肉鸭育种企业重点实验室 |
|
实验室主任: |
侯水生 |
|
主管部门: |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
依托单位名称: |
内蒙古塞飞亚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
通讯地址: |
赤峰市宁城县汐子镇塞飞亚 |
|
邮政编码: |
024207 |
|
联系人: |
高翠英 |
|
联系电话: |
15947245766 |
|
E-mail地址: |
sfygaocuiying@163.com |
|
2020年11月12日填报
2020年制
一、基本信息
实验室名称 |
中文:内蒙古自治区肉鸭育种企业重点实验室 |
|||
英文:Inner Mongolia Enterprise Key Laboratory of Flesh Duck Breeding |
||||
实验室 简介 |
内蒙古自治区肉鸭育种企业重点实验室是以内蒙古塞飞亚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技术上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以肉鸭育种及肉鸭饲养为研究方向的企业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2.6万平方米,有肉鸭育种场1座,曾祖种鸭场1座,商品鸭养殖试验场1座;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的检验检测实验室1座,实验室仪器设备66台套,总价值1180万元。实验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1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人,本科学历人员8人,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11人。实验室主任由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侯水生研究员担任。目前实验室已累计投入研发资金1亿多元,建成了国内最大的肉鸭育种研究基地。 至2020年10月末,完成了北京鸭新品系4个品系(S1、S2、S3、S4)9个世代的选育工作。完成了抗基因3型鸭甲肝病毒(DHAV-3)的肉鸭新品系第2世代的选育工作。2018年9月,实验室培育的“中畜草原白羽肉鸭新品种(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品种资源委员会审定,获得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打破了外来瘦肉型肉鸭品种对我国市场的垄断。商品代肉鸭42日龄体重3496g,料重比1.92:1,成活率98.6%,胸肉率15.3%,腿肉率10.2%,皮脂率22.5%;其父母代种鸭75周龄产蛋量达到280枚,生产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规模生产试验证明:“中畜草原白羽肉鸭新品种(配套系)”的商品代生产性能优秀,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低,全净膛率高,同等条件下,商品鸭早出栏1到2天。 |
|||
研究 方向 (据实增删) |
研究方向1 |
北京鸭经济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 |
||
研究方向2 |
北京鸭全基因组选择等新型育种技术研究 |
|||
研究方向3 |
高胸肉率、饲料转化效率、繁殖率、皮脂率等育种技术应用研究 |
|||
研究方向4 |
抗3型鸭甲肝病毒(DHAV-3)的肉鸭新品系研究 |
|||
实验室主任 |
姓名 |
侯水生 |
出生年月 |
1959.10 |
职称 |
研究员 |
专业领域 |
肉鸭育种与营养 |
|
任职时间 |
2012年12月 |
在依托单位职务 |
实验室主任 |
|
学术 委员会主任 |
姓名 |
侯水生 |
出生年月 |
1959年10月 |
职称 |
研究员 |
专业领域 |
肉鸭育种与营养 |
|
任职时间 |
2012年12月 |
所在单位及职务 |
实验室主任 |
二、重点实验室年度情况
实验室 经费 (万元) |
经费构成 |
运行费 (万元) |
科研经费 (万元) |
仪器设备购置费(万元) |
合计 |
|||||||||
国家 |
|
30 |
|
30 |
||||||||||
部门(地方) |
|
30 |
|
30 |
||||||||||
依托单位 |
48.8 |
1145 |
|
1193.8 |
||||||||||
合计 |
48.8 |
1205 |
|
1253.8 |
||||||||||
科研 条件 (当前情况) |
实验室面积 |
26000平方米 |
||||||||||||
科研仪器、设备累计 |
66台 |
1180万元 |
||||||||||||
大型仪器、设备(50万元以上)累计 |
3台 |
300.5万元 |
||||||||||||
科研 情况
|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项 |
经费 |
万元 |
||||||||||
承担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
项 |
经费 |
万元 |
|||||||||||
承担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 |
项 |
经费 |
30万元 |
|||||||||||
承担地市级项目(课题) |
项 |
经费 |
万元 |
|||||||||||
承担横向项目(课题) |
项 |
经费 |
30万元 |
|||||||||||
合计 |
|
|
60万元 |
|||||||||||
人才队伍 |
固定人员 |
35人 |
||||||||||||
高级职称 |
9人 |
中级职称 |
6人 |
初级职称 |
20人 |
|||||||||
流动人员 |
6人 |
|||||||||||||
高级职称 |
5人 |
中级职称 |
1人 |
初级职称 |
0人 |
|||||||||
院士 |
固定 |
人 |
千人计划 |
固定 |
人 |
|||||||||
流动 |
人 |
流动 |
人 |
|||||||||||
万人计划 |
固定 |
人 |
青年千人 |
固定 |
人 |
|||||||||
流动 |
人 |
流动 |
人 |
|||||||||||
百千万人才 |
固定 |
人 |
杰青或优青 |
固定 |
人 |
|||||||||
流动 |
人 |
流动 |
人 |
|||||||||||
省部级人才计划 |
固定 |
人 |
||||||||||||
流动 |
人 |
|||||||||||||
运行管理
|
管理制度 |
15项 |
是否全部实施 |
是☑否□ |
||||||||||
组建学术委员会 |
是☑否□ |
召开会议次数 |
2次 |
|||||||||||
开放共享 |
开放课题 |
1项 |
经费合计 |
万元 |
||||||||||
仪器设施对外开放机时 |
小时 |
开展科普活动 |
2次 |
三、成果统计
获奖情况 |
国家级奖励 |
一等奖 |
项 |
二等奖 |
项 |
||||||
省、部级科技奖励 |
一等奖 |
项 |
二等奖 |
项 |
三等奖 |
项 |
|||||
行业科技奖励 |
一等奖 |
项 |
二等奖 |
项 |
三等奖 |
项 |
|||||
论文 专著 |
发表论文 |
共计 |
9篇 |
SCI |
5篇 |
EI |
篇 |
||||
专著 |
国内出版 |
部 |
国外出版 |
部 |
|||||||
知识 产权
|
发明专利 |
国际 |
项 |
国内 |
1项 |
||||||
其它专利 |
国际 |
项 |
国内 |
实用新型专利1项、肉鸭新品种1项 |
|||||||
标准规范 |
国际标准 |
个 |
国家标准 |
个 |
|||||||
行业标准 |
个 |
团体标准 |
个 |
||||||||
产学研 合作
|
与高校、院所合作 |
1项 |
合作经费 |
1000万元 |
|||||||
与企业合作 |
1项 |
合作经费 |
1150万元 |
||||||||
行业 支撑 |
成果转移转化 |
1项 |
转移转化收入 |
2749.7万元 |
|||||||
行业技术服务 |
项 |
服务收入 |
万元 |
注:以上各表中所有数据指截止到统计年度所得数据或统计年度当年情况,项目经费指每个项目的总经费。
四、实验室本年度建设情况
简要介绍实验室本年度研发条件与能力、科研水平与贡献、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情况。 (一)实验室年度研发条件与能力 内蒙古自治区肉鸭育种企业重点实验室是以内蒙古塞飞亚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技术上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双方合作建设的自治区肉鸭育企业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为:(1)北京鸭经济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2)北京鸭全基因组选择等新型育种技术研究;(3)高胸肉率、饲料转化效率、繁殖率、皮脂率等育种技术应用研究;(4)抗基因3型鸭甲肝病毒(DHAV-3)的肉鸭新品系研究。实验室总面积2.6万平方米,有育种场1座,曾祖种鸭场1座,商品鸭养殖试验场1座;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的检验检测实验室1座,实验室仪器设备66台套,总价值1180万元。实验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1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人,本科学历人员8人,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11人。实验室主任由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侯水生研究员担任。目前实验室已累计投入研发资金1.2亿元,建设各种功能测定鸭舍17栋,总面积2.4万平方米,建成了国内最大的肉鸭育种研究基地。 (二)科研水平与贡献 2020年完成了北京鸭新品系4个品系(S1、S2、S3、S4)9个世代的选育工作,完成了9世代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完成了父母代种鸭育成期目标体重的修正;跟踪草原鸭祖代、父母代、商品代鸭生产性能数据,保证其生产性能。2020年1-10月共推广销售中畜草原白羽肉鸭配套系祖代种鸭雏43094只,父母代种鸭298.6万只,商品鸭雏3992.5万只,实现销售收入13911万元,营业利润1685.9万元。销售市场覆盖山东、江苏、河北、山西、河南、安徽、云南、浙江、东北地区等国内大部分省区。 本年度实验室开展了肉鸭肌胃选择技术的选育研究。针对鸭副产品附加值高的特点,本试验室在保持胸肌、腿肌等肉用指标选育强度下,研发了提高鸭副产品指标的方法。创建了超声波技术快速活体测定肉鸭肌胃大小的技术,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准确估测肉鸭活体不易度量性状肌胃重的技术。 培育了抗基因3型鸭甲肝病毒(DHAV-3)的肉鸭新品系(KS1、KS2、KS3、KS4)。2020年完成了抗基因3型鸭甲肝病毒(DHAV-3)的肉鸭新品系第2世代的选育工作。人工感染DHAV-3情况下,雏鸭的成活率由选育前的不到30%提高到选后的100%。同时,种鸭和商品代鸭的各项生产性能指标保持不变。 抗病品系存活率统计
本年度共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论文1篇。赤峰市的中畜草原白羽肉鸭示范基地稳步发展,与山东智诚农牧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存栏10万只中畜草原白羽肉鸭祖代种鸭场1座,现已投入祖代种鸭6.7万只,父母代鸭苗已投放市场。 (3)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实验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1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人,本科学历人员8人,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11人,中级7人。实验室主任由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侯水生研究员担任,核心成员有中国农业大学张大丙教授,以及张云生遗传育种学博士等。实验室学术骨干围绕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开展相应工作。实验室结合企业的需要,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2020年度共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为企业培养技术人员16名。举办“中畜草原白羽肉鸭养殖技术”培训班4次,培训肉鸭养殖从业人员600多人次。 (4)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实验室建立了大型仪器设备专管公用、开放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实验室在自治区科技厅等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内蒙古塞飞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为技术依托进行运行管理。实行“开放、联合”的运行机制,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并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主要课题进行论证、规划,监督实验室运行。诚邀国内外科研人员联合攻关,为肉鸭养殖与繁育企业开设技术培训班,为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每年定期向公众开放,普及肉鸭科技知识。实验室制定了相应的实验室章程、管理办法等。 |
五、审核意见
实验室承诺所填内容属实,数据准确可靠。
实验室主任: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依托单位审核意见
依托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